禀是什么意思 禀的解释 禀怎么读
【禀】的意思(怎么读,拼音)
禀 繁体:稟 拼音:[bǐng] 注音:[ㄅㄧㄥˇ]
基本解释:①承受,生成的。 例如:禀性。禀赋。
②指下对上报告。 例如:禀报。禀复。回禀。
详细解释:
◎ 禀 动词
1.会意。禀为稟的俗字。本义 组词:给予谷物
2.同本义。 引证 :禀,赐谷也。 —— 《说文》既禀称事。 —— 《礼记·中庸》。注:“稍食也。”食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粟。 —— 《汉书·文帝纪》葬阵亡者,禀其家五岁。 —— 《新唐书·宪宗纪》 例如:禀赡(指以公粮赈济百姓);禀谷(官府给予粮食);禀粮(供给粮食);禀食(公家配给粮食)
3.赋予;给与。 引证 :禀,予也。 —— 《广雅》天禀其性。 —— 《汉书·礼乐志》 例如:禀质(天资);禀才(天赋的才华);禀分(天赋的资质);禀形(天赋的形貌);禀体(天赋的体质)
4.承受。 引证 :臣下罔收禀命。 —— 《书·说命》 例如:禀令(承受命令);禀化(承受天地自然的化育);禀灵(秉受灵秀之气)
5.报告。 引证 :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 —— 《三国演义》 例如:禀陈(下级对上级陈述报告);禀牍(对上级有所陈述的文件);禀知(将事情或情况告知尊长)
越南字释义
禀同“𡗋”。
【禀】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bǐng
①赐人以谷。 《后汉书·盖勋传》:“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
②授与;赐与。 《汉书·礼乐志》:“天禀其性而能节也。”
③承受;领受。 《论衡·命义》:“故寿命修短皆禀于天。”
④下对上的报告。 《宋书·刘穆之传》:“求诉百端,内外咨禀,盈阶满室。”
⑤动用。 《淮南子·俶真训》:“虽欲勿禀,其可得邪?”lǐn同“廪”,粮仓。《新唐书·李密传》:“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
【禀假】预支。 《后汉书·张禹传》:“禹上疏求入三岁租税,以助郡国禀。”
①赐人以谷。 《后汉书·盖勋传》:“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
②授与;赐与。 《汉书·礼乐志》:“天禀其性而能节也。”
③承受;领受。 《论衡·命义》:“故寿命修短皆禀于天。”
④下对上的报告。 《宋书·刘穆之传》:“求诉百端,内外咨禀,盈阶满室。”
⑤动用。 《淮南子·俶真训》:“虽欲勿禀,其可得邪?”lǐn同“廪”,粮仓。《新唐书·李密传》:“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
【禀假】预支。 《后汉书·张禹传》:“禹上疏求入三岁租税,以助郡国禀。”
【禀】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
【午集下】【示字部】
【正字通】俗稟字。
【唐韻】【集韻】【韻會】力錦切,音懔。
【說文】賜穀也。从㐭从禾。
【徐曰】公稟賜之也。
【廣韻】與也。
【增韻】供也,給也,受也。
【禮·中庸】旣稟稱事。
【歐陽氏曰】古者給人以食,取之倉廩,故因稱稟給,稟食。
【前漢·孝文紀】吏稟當受鬻者。
【師古註】稟,給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筆錦切,賓上聲。受命曰稟。
【書·說命】臣下罔攸稟令。
【傳】稟,受也。毛氏曰:今俗以白事爲稟,古無此義。 又水名。
【水經注】長社北界有稟水。 又【集韻】逋鴆切,賓去聲。受也。 【韻會】俗作禀,非。
【正字通】俗稟字。
【唐韻】【集韻】【韻會】力錦切,音懔。
【說文】賜穀也。从㐭从禾。
【徐曰】公稟賜之也。
【廣韻】與也。
【增韻】供也,給也,受也。
【禮·中庸】旣稟稱事。
【歐陽氏曰】古者給人以食,取之倉廩,故因稱稟給,稟食。
【前漢·孝文紀】吏稟當受鬻者。
【師古註】稟,給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筆錦切,賓上聲。受命曰稟。
【書·說命】臣下罔攸稟令。
【傳】稟,受也。毛氏曰:今俗以白事爲稟,古無此義。 又水名。
【水經注】長社北界有稟水。 又【集韻】逋鴆切,賓去聲。受也。 【韻會】俗作禀,非。
禀怎么读 禀是什么意思 禀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