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鮀】的意思(怎么读,拼音)
鮀 拼音:[tuó] 注音:[ㄊㄨㄛˊ]
基本解释:古代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吹沙小鱼。
详细解释:
◎ 鮀 名词
1.鲇类鱼。 引证 :鮀鱼,俗称肥鮀。《说文》:“鮀,鲇也。”《齐民要术》有鮀臛汤法。按,吾县所称为肥鮀者,口腹俱大,背黄腹白,身滑无鳞。 —— 民国二十八年修《巴县志》
2.动物名。即扬子鳄。 引证 :《图经》曰:“鮀,生南海地泽,今江湖极多…形似守宫陵鲤辈而长一二丈,背尾俱有鳞甲,善攻鮀岸,夜则鸣吼,舟人甚畏之。” ——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
3.吹沙小鱼。 引证 :鲨,鮀。 —— 《尔雅》。郭璞注:“今吹沙小鱼。体圆而有点文。”
【鮀】的国语辞典解释
鮀 拼音:[tuó] 注音:[ㄊㄨㄛˊ]
详细解释:名
◎动物名。即鳘。硬骨鱼纲条鳍亚纲鲈形目鮨科。体红褐色,有许多黑色眼斑。上下颌无犬齿,后鼻孔为一垂直裂纹,鳃盖骨有二棘。常居岩礁区海域。
【鮀】的两岸词典解释
鮀 拼音:[tuó] 注音:[ㄊㄨㄛˊ]
详细解释:◎鱼名。一般指淡水小型的鳅鮀。体延长,前部略圆而粗,后部略侧扁。头平扁,吻圆钝,有须。栖息在湍急的溪流底层,主要以小形无脊椎动物为食。
【鮀】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
【亥集中】【魚字部】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
【爾雅·釋魚】鯊鮀。
【註】今吹沙小魚,體圓而有點文。
【正字通】鮀卽小沙魚別名,說文以鮀爲鮎,以鰋爲鮀,非。詳後鰋字註。又【本草圖經】鮀魚生湖畔土窟中,形似守宮而大,長丈餘,背尾俱有鱗甲。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
【爾雅·釋魚】鯊鮀。
【註】今吹沙小魚,體圓而有點文。
【正字通】鮀卽小沙魚別名,說文以鮀爲鮎,以鰋爲鮀,非。詳後鰋字註。又【本草圖經】鮀魚生湖畔土窟中,形似守宮而大,長丈餘,背尾俱有鱗甲。
鮀怎么读 鮀是什么意思 鮀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