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的意思(怎么读,拼音)
拒 拼音:[jù] 注音:[ㄐㄩˋ]
基本解释:①抵挡,抵抗。 例如:拒守。拒敌。抗拒。
②不接受。 例如:拒绝。拒谏(拒绝劝谏)。来者不拒。
③古同“矩”,方阵。
详细解释:
◎ 拒 动词
1.形声。从手,巨声。本义 组词:抵御,抵抗
2.同本义。 引证 :其不可者拒之。 —— 《论语》拒敌也。 —— 《荀子·仲尼》注内以固城,外以拒难。 —— 《荀子·君道》 例如:拒御(抵御);拒敌(抵御敌人;匹敌,比得上);拒捍(抵抗);拒马(古代的一种防御战具。用以布阵阻塞,使人马止步,不得跨越)
3.拒绝,抵制。 引证 :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 《孟子·尽心下》 例如:拒谏(不肯接受别人的规劝);拒物(拒绝外物,谓不与外界接触);拒却(拒绝,推却);拒闭(闭门拒绝)
4.违抗 。 例如:拒违(违抗);拒逆(违抗)
5.据守 。 例如:拒抗(拒守险狭之地);拒塞(扼守边关);拒隘(犹拒险)
6.占据。 引证 :不即安分,却来拒吾之公厅,此又不知耻也。 —— 《清平山堂话本》
7.[树枝] 向外岔出,横生。 引证 :数披其木,无使木枝外拒。 —— 《韩非子》
◎ 拒 名词
通“矩”。方形阵势 拘环拒折之容。——《淮南子·齐俗》从唐侯以为左拒,以从上军。——《左传·宣公十二年》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 蔡人, 卫人;为右拒,以当 陈人。——《左传·恒公五年》
【拒】的国语辞典解释
拒 拼音:[jù] 注音:[ㄐㄩˋ]
详细解释:动
1.抵抗、抵御。 引证:《广韵•上声•语韵》:“拒,捍也。”《荀子•君道》:“内以固城,外以拒难。” 例如:抗拒、拒敌。
2.据守。 引证:《三国演义•第一六回》:“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寨后贼军已入。”
3.不接受。 引证:《孟子•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 例如:拒绝、来者不拒。
4.违抗。 引证:《新五代史•卷三○•汉臣传•史弘肇传》:“高祖建号于太原,代州王晖拒命,弘肇攻破之。”
【拒】的两岸词典解释
拒 拼音:[jù] 注音:[ㄐㄩˋ]
详细解释:1.抗拒。 例如:拒捕、拒敌。
2.拒绝;不接受。 例如:拒缴、拒腐蚀、来者不拒。
【拒】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jù
①抗拒;抵御。 《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②拒绝。 《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拒后】阻击敌军,保障大军安全转移。
①抗拒;抵御。 《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②拒绝。 《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拒后】阻击敌军,保障大军安全转移。
【拒】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音巨。
【廣韻】捍也。
【增韻】禦也。
【論語】其不可者拒之。
【荀子·君道篇】內以固城,外以拒難。 又與距通。
【廣韻】格也,違也。
【玉篇】抵也。 又【儀禮·少牢禮】長皆及俎拒。
【註】拒讀爲介距之距。俎距脛中,當橫節也。 又【集韻】句許切。
【正韻】居許切,音舉。亦捍也。 又【集韻】【韻會】果羽切,音矩。方也。
【左傳·桓五年】鄭子元請爲左拒,以當蔡人衞人,爲右拒,以當人。 又【周禮·大宰祀五帝疏】西方白帝白招拒。
【唐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音巨。
【廣韻】捍也。
【增韻】禦也。
【論語】其不可者拒之。
【荀子·君道篇】內以固城,外以拒難。 又與距通。
【廣韻】格也,違也。
【玉篇】抵也。 又【儀禮·少牢禮】長皆及俎拒。
【註】拒讀爲介距之距。俎距脛中,當橫節也。 又【集韻】句許切。
【正韻】居許切,音舉。亦捍也。 又【集韻】【韻會】果羽切,音矩。方也。
【左傳·桓五年】鄭子元請爲左拒,以當蔡人衞人,爲右拒,以當人。 又【周禮·大宰祀五帝疏】西方白帝白招拒。
拒怎么读 拒是什么意思 拒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