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是什么意思 措的解释 措怎么读
【措】的意思(怎么读,拼音)
措 拼音:[cuò] 注音:[ㄘㄨㄛˋ]
基本解释:①安放,安排。 例如:措手。措辞。措置。措身。
②筹划办理。 例如:措施。措办。筹措。举措失当。
③弃置。 例如:刑措。
详细解释:
◎ 措 动词
1.形声。从手,昔声。本义 组词:放置,安放
2.同本义。 引证 :措,置也。 —— 《说文》。则民无所措手足。 —— 《论语·子路》学之弗能,弗措也。 —— 《礼记·中庸》。疏:“学不至于能,不措置休废也。”几致刑措。 —— 《汉书·文帝纪》。师古曰:“措,置也。民不犯法,无所刑也。” 例如:措置(安放;料理);措身(安身,置身);措手(着手处理);措手不迭(形容做事迅速敏捷)
3.处理,安排 。 例如:措注(处置);措处(料理;安排)
4.筹划办理 。 例如:筹措;措画(筹划);措处(筹办,置办)
5.施行;用 。 例如:措施(施行,设施)
6.废弃;搁置。 引证 :驱天下之人入于罪,又缓而慢之以滋其懈怠,此刑之所以不措也。 —— 柳宗元《断刑论下》
越南字释义
措同“𪬔”。
【措】的国语辞典解释
措 拼音:[cuò] 注音:[ㄘㄨㄛˋ]
详细解释:动
1.安置。 引证:汉•桓宽《盐铁论•世务》:“是犹措重宝于道路而莫之守也,求其不亡,何可得乎?”
2.弃置、废置。 引证:《礼记•中庸》:“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唐•柳宗元〈断刑论下〉:“敺天下之人入于罪,又缓而慢之,以滋其懈怠,此刑之所以不措也。”
3.筹办、准备。 引证:《红楼梦•第一回》:“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 例如:筹措。
4.刺、戮。 引证:《淮南子•缪称》:“虎豹之文来射,猿狖之捷来措。”唐•高诱•注:“措,刺也。”
【措】的两岸词典解释
措 拼音:[cuò] 注音:[ㄘㄨㄛˋ]
详细解释:1.安放;处置。 例如:手足无措、惊慌失措、措辞温婉。
2.计划;筹划。 例如:因应措施、筹措经费。
3.台⃝姓。
【措】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cuò
①放置;安放。 《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王符 《潜夫论·德化》:“放之大荒之外,措之幽冥之内。” (放:驱逐。大荒:边远的地方。幽冥:昏暗的地方。)这个意义又写作“厝”。
②施行。 《周易·系辞上》:“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又】处理,置办。 《宋史·徽宗纪》:“令工部侍郎孟揆亲往措置。”
③废弃;放弃。柳宗元 《断刑论》:“此刑之所以不措也。”
④通“错”。交错;间杂。 《史记·燕召公世家》:“燕(北)\\[外\\]迫貉路,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 zé通“笮”。压。 《史记·梁孝王世家》:“李太后与争门,措指。” (指:手指。)【措大】旧称贫寒失意的读书人。【措身】也作“厝身”。安身;置身。 《后汉书·郎顗传》:“人贱言废,当受诛罚,征营惶怖,靡知措。”
【措手】也作“厝手”。着手处理;插手。 《晋书·刘弘传》:“今公私并兼,百姓无复措地。”
【措意】注意;着意;留意。王充 《论衡》:“用心措,何其不平也?”【措置】安放;处理。《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每会见,踧躇无所措,此非所以章示群下,安臣子也。”
①放置;安放。 《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王符 《潜夫论·德化》:“放之大荒之外,措之幽冥之内。” (放:驱逐。大荒:边远的地方。幽冥:昏暗的地方。)这个意义又写作“厝”。
②施行。 《周易·系辞上》:“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又】处理,置办。 《宋史·徽宗纪》:“令工部侍郎孟揆亲往措置。”
③废弃;放弃。柳宗元 《断刑论》:“此刑之所以不措也。”
④通“错”。交错;间杂。 《史记·燕召公世家》:“燕(北)\\[外\\]迫貉路,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 zé通“笮”。压。 《史记·梁孝王世家》:“李太后与争门,措指。” (指:手指。)【措大】旧称贫寒失意的读书人。【措身】也作“厝身”。安身;置身。 《后汉书·郎顗传》:“人贱言废,当受诛罚,征营惶怖,靡知措。”
【措手】也作“厝手”。着手处理;插手。 《晋书·刘弘传》:“今公私并兼,百姓无复措地。”
【措意】注意;着意;留意。王充 《论衡》:“用心措,何其不平也?”【措置】安放;处理。《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每会见,踧躇无所措,此非所以章示群下,安臣子也。”
【措】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倉故切,音醋。
【說文】措,置也。
【廣韻】舉也,投也。
【增韻】施布也。
【易·繫辭】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禮·禮器】措則正,施則行。又【中庸】故時措之宜也。
【疏】措猶用也。 又委置也。
【禮·中庸】學之弗能,弗措也。
【疏】言學不至於能,不措置休廢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如將廢措。
【註】措,猶頓也。
【前漢·文帝紀贊】幾於措。
【註】民不犯法,無所也。 又【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追捕也。
【前漢·王莽傳】迫措靑徐盜賊。 又與笮同。迫笮也。
【史記·梁孝王世家】李太后爭門措指。
【註】爲門扉所笮。 又【集韻】七迹切,音磧。與刺通。穿也,傷也。 本作。
【漢書】亦作厝。通作錯。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倉故切,音醋。
【說文】措,置也。
【廣韻】舉也,投也。
【增韻】施布也。
【易·繫辭】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禮·禮器】措則正,施則行。又【中庸】故時措之宜也。
【疏】措猶用也。 又委置也。
【禮·中庸】學之弗能,弗措也。
【疏】言學不至於能,不措置休廢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如將廢措。
【註】措,猶頓也。
【前漢·文帝紀贊】幾於措。
【註】民不犯法,無所也。 又【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追捕也。
【前漢·王莽傳】迫措靑徐盜賊。 又與笮同。迫笮也。
【史記·梁孝王世家】李太后爭門措指。
【註】爲門扉所笮。 又【集韻】七迹切,音磧。與刺通。穿也,傷也。 本作。
【漢書】亦作厝。通作錯。
措怎么读 措是什么意思 措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