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是什么意思 橐的解释 橐怎么读
【橐】的意思(怎么读,拼音)
橐 拼音:[tuó] 注音:[ㄊㄨㄛˊ]
基本解释:①口袋。 例如:负书担橐。
②〔橐驼〕即“骆驼”。
③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橐,橐以牛皮”。
详细解释:
◎ 橐 名词
1.形声。从槖省,石声。
2.同本义。 引证 :槖,囊也。 —— 《说文》。按,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宁子职纳槖饘焉。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乃裹糇粮,于橐于囊。 —— 《诗·大雅·公刘》负书担橐。 —— 《战国策·秦策》田乞盛阳生橐中,置坐中央。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卬家将军以为(张) 安世本持橐簪笔,事 孝武帝数十年。 —— 《汉书·赵充国传》。 颜师古注:“橐,所以盛书也,有底曰囊,无底曰橐。簪笔者,插笔于首。”橐金数千。 —— 清· 张廷玉《明史》
3.鼓风吹火器。 引证 :具炉橐,橐以牛皮。 —— 《墨子·备穴》
◎ 橐 象声词
象声词 。 例如:橐橐的皮鞋声。
◎ 橐 动词
通“托”,依附 重争士橐。(指依附诸侯或卿大夫。)——《韩非子·五蠹》
【橐】的国语辞典解释
橐 拼音:[tuó] 注音:[ㄊㄨㄛˊ]
详细解释:名
1.袋子。 引证:《诗经•大雅•公刘》:“迺裹糇粮,于橐于囊。”《战国策•秦策一》:“负书担橐。” 例如:囊橐充盈。
2.古代冶炼时,用于鼓风的器具,即风箱。 引证:《淮南子•本经》:“鼓橐吹埵,以销铜铁。”汉•高诱•注:“橐,冶?排橐也。”三国魏•曹丕〈剑铭〉:“五色充?,巨橐自鼓。”
动
◎用袋子装藏。 引证:汉•王充《论衡•书虚》:“吴王夫差杀伍子胥,煮之于镬,乃以鸱夷橐投之于江。”清•徐珂《清稗类钞•鉴赏类•许四山藏乳彝》:“掘之,得一铜器……乃橐以入城。”
状
◎参见“橐橐”条。
【橐】的两岸词典解释
橐 拼音:[tuó] 注音:[ㄊㄨㄛˊ]
详细解释:1.〈书〉装物的袋子。 例如:羸縢履𫏋,负书担橐(《战国策‧秦策一》)。
2.〈书〉用袋子装。 例如:吴王夫差杀伍子胥,煮之于镬,乃以鸱夷橐投之于江(汉‧王充《论衡‧书虚》)。
3.〈书〉盛泥土的器具。 例如: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庄子‧天下》)。
4.〈书〉古代冶炼时,用于鼓风的器具,即风箱。 例如:鼓橐吹埵,以销铜铁(汉‧刘安《淮南子‧本经》)。
【橐】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tuó
①一种口袋。 《战国策·秦策一》:“负书担橐。”
②风箱。 《墨子·备穴》:“具炉橐。”
【橐驼】骆驼。
①一种口袋。 《战国策·秦策一》:“负书担橐。”
②风箱。 《墨子·备穴》:“具炉橐。”
【橐驼】骆驼。
【橐】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
【辰集中】【木字部】
〔古文〕【唐韻】【集韻】他各切,音拓。
【說文】囊也。
【唐韻】囊無底。
【詩·大雅】于橐于囊。
【毛傳】小曰橐,大曰囊。
【左傳·宣二年】趙盾見靈輒,爲簞食與肉,置諸橐而與之。 又冶器也。
【老子·道德經】天地之閒,其猶橐籥乎。
【註】橐者外之櫝,所以受籥也。籥者內之管,所以鼓橐也。
【淮南子·本經訓】鼓橐吹埵,以消銅鐵。 又盛衣食之器者曰橐梠。
【莊子·天下篇】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 又橐橐,杵聲也。
【詩·小雅】椓之橐橐。 又橐駝,獸名。言其負囊橐而駝物也。
【揚雄·長楊賦】敺橐駝,燒蠡。 又橐臯,吳地。
【春秋·哀十二年】公會吳于橐臯。
【漢書】屬九江郡。 又【唐韻】章夜切,音柘。義同。 又【集韻】都故切,音妒。木名。○按《說文》別立橐部,今倂入。
〔古文〕【唐韻】【集韻】他各切,音拓。
【說文】囊也。
【唐韻】囊無底。
【詩·大雅】于橐于囊。
【毛傳】小曰橐,大曰囊。
【左傳·宣二年】趙盾見靈輒,爲簞食與肉,置諸橐而與之。 又冶器也。
【老子·道德經】天地之閒,其猶橐籥乎。
【註】橐者外之櫝,所以受籥也。籥者內之管,所以鼓橐也。
【淮南子·本經訓】鼓橐吹埵,以消銅鐵。 又盛衣食之器者曰橐梠。
【莊子·天下篇】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 又橐橐,杵聲也。
【詩·小雅】椓之橐橐。 又橐駝,獸名。言其負囊橐而駝物也。
【揚雄·長楊賦】敺橐駝,燒蠡。 又橐臯,吳地。
【春秋·哀十二年】公會吳于橐臯。
【漢書】屬九江郡。 又【唐韻】章夜切,音柘。義同。 又【集韻】都故切,音妒。木名。○按《說文》別立橐部,今倂入。
橐怎么读 橐是什么意思 橐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