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是什么意思 蒲的解释 蒲怎么读
【蒲】的意思(怎么读,拼音)
蒲 拼音:[pú] 注音:[ㄆㄨˊ]
基本解释:①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 例如: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
②指“菖蒲” 例如:蒲节。蒲月(指农历五月)。
③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④古同“匍”,匍伏。
⑤姓。
详细解释:
◎ 蒲 名词
1.形声。从水丱,浦声。本义 组词:植物名。香蒲
2.同本义。 引证 :蒲,水草也。可以作席。 —— 《说文》有蒲与荷。 —— 《诗·陈风·泽陂》共其苇蒲之事。 —— 《周礼·泽虞》。注:“以为席。”男执蒲璧。 —— 《周礼·大宗伯》。注:“蒲为席,所以安人。” 例如:蒲甸儿(亦作“蒲垫”。用蒲草编的坐垫);蒲柳(比喻身微低贱);蒲草毛窝(一种用蒲草编成的深帮圆底鞋子,里面杂有鸡毛、芦花等物);蒲鞭示辱(以薄为鞭,薄罚示耻);蒲帆(用蒲叶编成的船帆)
3.菖蒲 。 例如:蒲节(端午节);蒲人(以菖蒲扎成的人像);蒲酒(菖蒲酒);蒲练(用蒲之纤维织成的布);蒲艾(菖蒲与艾草)
4.即今人所称“水杨”。也称“蒲杨”、“蒲柳”。 引证 :不流束蒲。 —— 《诗·王风·扬之水》 例如:蒲柳(植物名,即水杨。质性柔弱且又树叶早落,所以用来比喻衰弱的体质);蒲姿(蒲柳之姿);蒲杨(蒲柳)
5.用草盖的圆顶屋 。 例如:蒲屋(茅屋);蒲室(茅屋);蒲庵(草庵)
6.樗蒲 。古代一种游戏,像后代的掷色子。 例如:蒲戏(樗蒲之戏);蒲弈(樗蒲之戏)
7.同今“葡萄” 。 例如:蒲萄;蒲陶;蒲桃。
8.古邑名。
9.春秋卫地,战国属魏。在今河南省长垣县。
10.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隰县西北。
11.姓。 例如:汉有蒲昌、蒲遵。
◎ 蒲 动词
伏地而行。 引证 :奉壶饮冰以蒲伏焉。 —— 《左传·昭公十三年》 例如:蒲伏(匍匐。伏地而行);蒲服(蒲伏,伏地膝行);蒲望(蒲伏)
【蒲】的国语辞典解释
蒲 拼音:[pú] 注音:[ㄆㄨˊ]
详细解释:名
1.植物名:
(1)香蒲的简称。参见“香蒲”条。
(2)菖蒲的简称。也称为“蒲子”。参见“菖蒲”条。
(3)蒲柳的简称。参见“蒲柳”条。
2.地名:
(1)春秋时卫国属地。故地约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长垣县境。
(2)春秋时晋国属地。故地约在今大陆地区山西省永济县。
3.姓。如清代有蒲松龄。
【蒲】的两岸词典解释
蒲 拼音:[pú] 注音:[ㄆㄨˊ]
详细解释:1.植物名。指香蒲。多年生草本。多生于河沟,叶子狭长,花穗俗称蒲棒。嫩芽可食;根茎可酿酒;叶子可制蒲包、蒲团、编席等。也作“蒲草”、“蒲菜”。
2.植物名。指菖蒲。多年生草本。生长在水边,根茎粗壮,叶狭长,开淡黄色花。全草是提取芳香油、淀粉及纤维的原料,根茎可以做药材。民俗在端午节把它和艾蒿结扎成束,悬挂以避邪。
3.用于地名。蒲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山西永济县西。 例如:蒲剧。
4.姓。
【蒲】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薄胡切。水草,可以爲席。
【禮·玉藻】連用湯履蒲席。
【釋名】蒲,草也。
【周禮·天官·醢人】深蒲。
【詩·大雅】維筍及蒲。
【後漢·劉寬傳】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 又【詩·王風】揚之水,不流束蒲。
【陸璣疏】蒲柳有兩種,皮正靑者曰小楊,其一種皮紅者曰大楊。 又【周禮·春官】男執蒲璧。
【註】或以蒲爲瑑飾。 又【禮·明堂位】周以蒲勺。
【註】蒲謂合蒲,當刻勺爲蒲頭,其口微開如蒲草。 又【釋名】草圓屋曰蒲。蒲,敷也。 又人名。
【華陽國志】望帝更名蒲。
【高士傳】蒲衣,舜時賢人。
【淮南子·人閒訓】蒲且子之巧,亦弗能加也。 又地名。
【春秋·桓三年】齊侯、衞侯胥命于蒲。 又水名。
【水經注】河水又南,合蒲水。 又山名。
【史記·封禪書】有蒲山。 又臺名。
【述異記】東海上有蒲臺,秦王至此縈蒲繫馬。 又姓。
【十六國春秋】符洪家生蒲五丈長,時人異之,謂之蒲家。 又【韻會】通蒱。
【馬融·樗蒲賦】道德旣備,好此樗蒲。 又通匍。
【左傳·昭十三年】懷錦、奉壺、飮冰,以蒲伏焉。 又【類篇】傍各切。與薄通,蒲姑,地名。
【竹書紀年】太戊城蒲姑。 又去聲,蒲萄,果名。
【芥隱筆記】樂天詩:羌管吹楊柳,燕姬酌蒲萄。 又叶頗五切,音浦。
【韻補】《周禮·職方氏》其澤藪曰弦蒲,鄭氏讀上聲,《詩》不流束蒲,叶下戍許。考證:〔【淮南子·人閒訓】蒲且子之功,亦勿能加也。〕 謹照原文功改巧。勿改弗。
【唐韻】薄胡切。水草,可以爲席。
【禮·玉藻】連用湯履蒲席。
【釋名】蒲,草也。
【周禮·天官·醢人】深蒲。
【詩·大雅】維筍及蒲。
【後漢·劉寬傳】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 又【詩·王風】揚之水,不流束蒲。
【陸璣疏】蒲柳有兩種,皮正靑者曰小楊,其一種皮紅者曰大楊。 又【周禮·春官】男執蒲璧。
【註】或以蒲爲瑑飾。 又【禮·明堂位】周以蒲勺。
【註】蒲謂合蒲,當刻勺爲蒲頭,其口微開如蒲草。 又【釋名】草圓屋曰蒲。蒲,敷也。 又人名。
【華陽國志】望帝更名蒲。
【高士傳】蒲衣,舜時賢人。
【淮南子·人閒訓】蒲且子之巧,亦弗能加也。 又地名。
【春秋·桓三年】齊侯、衞侯胥命于蒲。 又水名。
【水經注】河水又南,合蒲水。 又山名。
【史記·封禪書】有蒲山。 又臺名。
【述異記】東海上有蒲臺,秦王至此縈蒲繫馬。 又姓。
【十六國春秋】符洪家生蒲五丈長,時人異之,謂之蒲家。 又【韻會】通蒱。
【馬融·樗蒲賦】道德旣備,好此樗蒲。 又通匍。
【左傳·昭十三年】懷錦、奉壺、飮冰,以蒲伏焉。 又【類篇】傍各切。與薄通,蒲姑,地名。
【竹書紀年】太戊城蒲姑。 又去聲,蒲萄,果名。
【芥隱筆記】樂天詩:羌管吹楊柳,燕姬酌蒲萄。 又叶頗五切,音浦。
【韻補】《周禮·職方氏》其澤藪曰弦蒲,鄭氏讀上聲,《詩》不流束蒲,叶下戍許。考證:〔【淮南子·人閒訓】蒲且子之功,亦勿能加也。〕 謹照原文功改巧。勿改弗。
蒲怎么读 蒲是什么意思 蒲的解释